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由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和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而成。目前拥有1个省级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职业病学)、4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已形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学科专业平台。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人员60人,其中高级职称38人,专任教师45人,博士32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设岗位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和省级人才9人次,人才层次在省内高校遥遥领先。
学科拥有多个省部级平台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点,已形成传染病流行病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等4个特色发展方向,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13年至今学科参加了国家历次新发传染病疫情研究,涵盖新发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研究成果发表在Lancet(2013、2020)、Nature (2015、2018)、Science(2021)、Cell(2021)、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2019)等杂志。学科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与俄罗斯及中亚合作开展传染病研究;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与中国疾控合作构建中国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和在线分子分型系统,系统建成后将在全国疾控推广使用,将大大提高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和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地方病研究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学科首次明确了西藏大骨节病流行现状与特征,深入探讨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与大骨节的关系,并通过大规模换粮现场试验,有效地控制了大骨节病,先后获得山东省和西藏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卫生统计学》第8版引为教学案例。另外,学科在职业病防治关键技术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领域在省内处于行业领导地位。
本学科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竞争力在省内具有明显的优势。近5年,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2项,教学成果奖1项,科研成果在Lancet、Nature、Cell等顶级杂志发表。学科已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培养的硕士生多次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和省研究生创新成果二等奖。本科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知识与技能大赛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预防医学专业)一等奖、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预防医学赛道金奖。
在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本学科具有明显优势。学科是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分会、卫生毒理学分会的挂靠单位,已为国家起草制定了10余项职业卫生防护标准。职业病学被评为国家级职业病临床重点专科,每年受理各种职业病诊断2000余人次,职业健康查体5万余人次。
学科方向1:传染病流行病学
本学科在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2013年至今学科参加了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疫情研究,成果发表在Lancet、 Nature、Science等顶级杂志。
学科方向2:慢性病流行病学
学科首次明确了西藏大骨节病流行现状与特征,深入探讨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与大骨节的关系,并通过大规模换粮现场试验,有效地控制了大骨节病,先后获得山东省和西藏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卫生统计学》第8版引为教学案例。
学科方向3: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本学科始建于1959年10月,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先后获评国家职业病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多年来从事工作场所化学、物理和生物有害因素的检测、评价工作以及相关科研工作,承担着大量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国家级职业病防治项目,在职业有害因素的健康效应研究、国家标准方法的研制及职业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科方向4:卫生毒理学
本学科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主要从事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的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及干预药物筛选等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工作,承担大量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为全省毒理学的科研、教育工作的重要基地。本学科具有国家卫健委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资质和山东省卫健委健康相关产品毒性鉴定机构资质,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了大量技术咨询服务,为管理部门开展化学品危险度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另外,还承担着全省毒理学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等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