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Overview of the College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正文

公共卫生与生态环境医学菁英班第3期学术报告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1日 浏览量:

9月20日,由校(院)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公共卫生与生态环境医学菁英班”第3期学术报告在公卫楼127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杜宇国研究员、阴永光研究员应邀作专题报告,报告由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晓梅主持。

杜宇国以《TCDF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分子机制及相关药物研发》为题,通过江苏大闸蟹检出致癌物质引入,系统地阐述了二噁英类污染物TCDF干扰糖脂代谢、加重高脂饮食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最新发现。他介绍,TCDF可激活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诱发炎症,首次揭示其“促肥胖”效应;团队从中草药中提取的夏佛塔苷可靶向FXR受体抑制脂生成,已获专利并实现技术转让。此外,其自主开发的有机硒化合物通过调控Galectin-1/SELENOs通路显著降低肝脂与炎症,为环境代谢毒物干预提供了新策略。

阴永光随后带来《有毒金属的环境问题:以镉、汞为例》报告。他用“一张元素周期表、八张历史事件图、十组田间数据”系统梳理镉、汞的环境循环与健康风险:借助富集稳定同位素112Cd示踪,证实水溶态Cd是稻米镉累积的“真凶”,大气沉降可贡献42%;解析“中国鱼汞30年下降却环境总汞上升”的悖论,同时解释了我国鱼汞含量显著低于美国鱼汞含量原因,指出由于过度捕捞导致的鱼龄小、生长快是关键因素,提出“汞困境”新命题。

报告结束后,两位专家与现场师生就“夏佛塔苷临床转化路径”“重金属与代谢综合征协同防控”等话题展开热烈互动。

菁英班全体学员及校(院)师生参加此次活动。后续相关活动将持续开展,致力于“医学+环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供稿:倪静   供图:倪静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6699号邮编:250023

电话:0531-59567833学院信箱:ggws@sdf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