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深情回顾新中国光辉历程,生动展现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成就,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举办了“以我之笔,写我中华”爱国主义网文写作大赛。
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受到全校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青年学子纷纷以文字抒发爱国情怀,以故事凝聚奋进力量,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活动共收到来自全校同学的稿件300余篇。学院组织师生评审团,对稿件进行认真评选,最终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
获奖作品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一大学子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对祖国的深情告白和责任担当。
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拓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将继续依托各类文化载体,持续推动红色文化育人工作走深走实,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
“以我之笔,写我中华"爱国主义网文推送大赛优秀作品选段展示:
《山河锦绣,岁月如歌》—— 李佳朋
七十六年,是一段怎样的旅程?是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坚定步伐,是从一穷二白中崛起的峥嵘岁月,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祖国的山河,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壮丽,更是文化意义上的厚重。从江南的烟雨朦胧,到北国的雪原苍茫;从东海的潮起潮落,到西域的孤烟落日,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
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而祖国,不是抽象的概念,是我们脚下的土地,是身边的亲人,是舌尖上的味道,是血脉中的文化——她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灵魂的归宿。
《旭日和老树》—— 孙庆佳
王老师的声音沉静而有力:“你们要记住瓦房沟的样子,记住家乡的一草一木。这里见证过战争、饥饿、死亡的残酷,也见证过富足、安康的美好。”
“但你们的眼睛,不能只看着瓦房沟。你们的脚,将来一定要走出这条山沟,去看这个世界有多大。”他语重心长地说,“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老师教你们读书识字,是希望你们长了本事,有了见识,再回头建设家乡。”
“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爱脚下的这片土地,爱这片土地上的人,记住你的根从哪里长出,并让她因为你而变得更好——这就是最实在的爱国。'这番教诲,在山谷中回荡,在每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江山万里皆如画,赤忱丹心献中华》——胡馨怡
“丹心是历史的回响,是民族存亡关头的精神长城。八十多年前,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神州,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林中与日寇周旋七年,牺牲后敌人发现他的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
丹心是和平的誓言,是国力昌盛背后的使命担当。阅兵式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标语掠过天际,传递着中华民族对和平的珍视与坚守。
“江山万里皆如画”,赞美的是中华民族世代耕耘的美好家园;“赤忱丹心献中华”,彰显的是无数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集体写照。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就是把他们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供稿:王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