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糖组学实验室侯海峰教授团队和新发传染病病因流行病学实验室史卫峰教授团队在《eLif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Glycosylated IgG antibodies accelerated the recovery of 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patients》的研究论文。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HTNV)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尽管体液免疫对病毒清除至关重要,但糖基化修饰在感染-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该研究通过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流式细胞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系统分析了HFRS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B细胞亚群特征和IgG N-糖基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IgG的糖基化修饰在HTNV感染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岩藻糖基化水平升高通过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促进病毒清除;而N-乙酰葡糖胺水平影响HFRS病程。ASM和PB亚群是半乳糖基化和唾液酸化抗体的主要来源。这些发现为靶向糖基化的抗体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新发传染病病因流行病学实验室全传松副教授、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研究生王璐、临床与基础医学院高继明副教授、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徐晓雨、宝鸡中心医院李耀妮主任为本文并列第一作者,史卫峰教授和侯海峰教授为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7554/eLife.106989.1
供稿:侯海峰,刘琰;供图:刘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