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资讯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术动态|Biomaterials|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团队研究制备通用靶向型自扩增纳米系统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浏览量:

2025年6月26日,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公共卫生专业硕士任莹洁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Biomaterials(中科院一区,IF=12.9)在线发表题为“A phosphatidylserine-targeted self-amplifying nanosystem improves tumor accumulation and enables efficient tumor therapy by modulating anticance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凋亡细胞外翻的磷脂酰丝氨酸作为信号,开发了一种兼具递药增强和免疫调控功能的纳米平台,为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路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董自亮研究员、武涵副教授以及南京邮电大学范亲副教授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肿瘤异质性导致靶向标志物表达不一致,严重限制了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富集效率,进而导致疗效的不佳。因此,寻找一种更具普遍性的靶点以增强药物肿瘤靶向能力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自增强肿瘤靶向策略,利用凋亡细胞表面外翻的磷脂酰丝氨酸作为普适靶点,实现对肿瘤的精准递药。该系统由红细胞-脂质体杂合膜包裹的Mn-Ce6纳米复合物构成,并进一步修饰了识别磷脂酰丝氨酸的适配体,形成MC@RL/Apt纳米平台。该平台在体内表现出延长的循环时间和增强的肿瘤富集能力。在光照刺激下,MC@RL/Apt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促进磷脂酰丝氨酸的外翻,随后由磷脂酰丝氨酸适配体识别并进一步招募更多MC@RL/Apt纳米颗粒至肿瘤部位,实现自增强肿瘤富集。体外实验证明,MC@RL/Apt不仅可以阻断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还可促进巨噬细胞向促炎性M1型极化,从而有助于调动抗肿瘤免疫反应。在小鼠肿瘤模型中,与未修饰的MC@RL相比,MC@RL/Apt在光照条件下使肿瘤中药物累积量提升了约1.46倍,表现出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和显著的免疫激活作用。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5.123526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6699号邮编:250023

电话:0531-59567833学院信箱:ggws@sdfmu.edu.cn